星期日, 十一月 30, 2008

20081129测试

恩,本次测试的是水木某同学的一个以area majority为核心机制的游戏,名称与背景未知。 

测试人员:离非,骑士,zn,irstar
20081120规则

=======
第一局:10分钟
简要流程:第一轮放置的3x4=12个棋子分散在5个区域中,第二三轮的棋子仍然比较分散。由于几个区域的第二张牌所公开的分数还可以(>=3),而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名次分只相差1分,所以有几个区域在随后的轮次中很快结算,游戏在第八轮的第一个人行动后结束。

感想:由于前几轮中,不会出现大部分人将自己的棋子集中于一两个区域的情况,而且分数的随机性足够掩盖名次得分的差距,所以感觉上前几轮的行动对最后的结果影响不是很大。

=======
第二局:15分钟

规则修正:当每名玩家放置完自己的全部3个棋子后,检查各个区域的棋子数是否大于等于10,若是,则根据此时各个玩家在该区域的排名,计算半程排名分数。每个区域只计一次半程排名分数。其余规则不变。

简要流程:得分手段增加为,各个区域半程排名分数,各个区域全程排名分数,各个区域得分卡分数。玩家行动倾向于争夺半程排名第一,全程排名前二,因此出现两名玩家联手在一个区域取得领先,另两名玩家在另一个区域取得领先。当一个区域计算了半程排名分数后,玩家不急于关闭该区域,而是继续争夺新区域,所以游戏时间有所延长。

感想:半程排名分数增加了得分手段,提高了初期布局的策略性。但是由于目前仅根据简单判断将半程里程碑设为10,而计算该分数时往往在该区域的棋子数量已经达到了11甚至12,对于容纳上限较低的区域来说,两次计分之间的间隔很小,提供给其余玩家的行动空间也就比较小。数字上是否需要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考虑。

=======
第三局:25分钟

规则修正:沿用第二局规则,但取消了全程排名分数。

简要流程:本局的得分卡分布比较神奇,在公开的靠后排名位置出现几张高分卡,导致所有人的策略是在半程争夺排名第一,然后试图在全程排名第二甚至第三(区域4和区域6的排名3位置都是5分卡)。在半程排名结束后,玩家会仔细计算自己在各个区域投入棋子数量所可能引发的排名变化,并最终导致数个区域只剩最后一个空位且占据该空位的人将承受损失(因为未占据的人的排名会靠后到获得高分卡)。由于棋子无法回收,所有人手里的棋子数量所剩无几。(本次使用的棋子数量是每人25个,关闭后的区域内的棋子可以回收到手中。)

感想:玩家在本局的计算量明显增大,这主要是由于较特殊的游戏布局所导致,且由于取消了全程排名分数,在关闭区域时占据排名靠前的位置无任何优势,使得所有玩家都采取了一种消极的策略选择。

=======
关于棋子数量,假设关闭区域的棋子移除,可以算出需要使用的棋子总数量最少为17+16+15+14+13=75个,最多为17+17+16+15+14+13-1=91个。如果每人固定为20个,则3人游戏中必然不够,4人游戏中有很大概率不够。本次使用的是每人25个,且关闭区域的棋子回收。

关于玩家人数,由于每个区域的前三名都有排名分与得分卡,所以三人游戏的竞争性可能会较差,因为任何玩家只要在所有区域里各放一个棋子就可以保证自己在该区域有所收益,而得分卡之间的随机差距可以很大地弥补排名分差距。五人游戏未测试。

没有评论: